净水厂几种常见水处理工艺
1、生物预处理工艺
净水厂生物预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自身新陈代谢功能,对未经过常规处理技术的水源进行预先处理,以处理掉水源水中含有的氨氮、有机污染物、异臭、亚硝酸盐氮及铁、锰元素,这样既可以减轻常规水处理工艺的负担,又可以提高饮用水的质量。一般的生物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生物膜法,通过该种方法来吸收水中的有机物、氮磷化合物等化学物质,进而使水的质量得到提高。事实上,生物膜法的作用原理,主要是通过生长在物体上的微生物来实现的,这类微生物主要包括好氧菌、兼性菌、厌氧菌、原生生物、真菌、一些藻类,可以说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微生物,利用微生物自身繁衍能力强和新陈代谢的优势,不断净化水中的有害物质,且这种方法对水量、水温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。此外,对于一些污染较轻的水源,还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、生物转盘法进行水处理。
2、生产废水处理工艺
净水厂的水净化过程中,多是以节约水资源为标准,所以,在废水处理过程中,采用废水回流到配水井的方法,进而达到降低用水量的目的。通过对回收水池的科学设置,收集冲洗滤池用水,对这些水源进行停滞,将废水中大颗粒的物质进行沉降。回收池设置过程中,需要注意的是清除滤池间歇式反冲洗给回流带来的脉冲效应,减少其对配水井带来的压力。另外,反冲洗水中的滤料大多含有微粒絮体,且这种絮体具有吸附功能,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原水的絮凝环境,尤其是在低温低浊时期,效果更好。
3、饮用水处理工艺
目前净水厂较为常见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主要有臭氧-活性炭技术、膜分离技术、吹脱技术等。首先,臭氧-活性炭技术主要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,对饮用水进行消毒、除色、去味的处理。其次,膜分离技术是利用机械筛滤作用来去除水中杂质,以保证饮用水的质量。第三,吹脱技术利用水中溶解化合物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,将挥发性组分不断由液相扩散到气相中,达到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目的。还有一种饮用水处理工艺,就是超声空化技术,主要是利用20KHz以上的超声波辐射溶液,进而引起水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,出现热解、自由基氧化、超临界水氧化、机械剪切作用等降解有机物的过程,进而达到饮用水除臭、杀菌、消毒、除杂的净化作用。